第四百六十九章 这年代的赶海,就像是在进货_1983小海岛,从养殖大户开始
笔趣阁 > 1983小海岛,从养殖大户开始 > 第四百六十九章 这年代的赶海,就像是在进货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百六十九章 这年代的赶海,就像是在进货

  石头上全都是野生的淡菜,要是又开始养青蟹的话,倒可以撬下来给青蟹吃。

  礁石上,还有不少将军帽和辣螺,辣螺味道一般般,将军帽倒是值得一吃的。

  将军帽是一种螺,学名叫笠螺,尤其长得很像清朝士兵的帽子,就被叫成了将军帽。

  这玩意在他们这里,被称之为小鲍鱼,味道非常的不错,只要清洗干净,倒着放,弄点蒜蓉酱在上面。

  不管是蒸着吃还是烤着吃,味道都是不错的。

  也可以直接葱姜爆炒,李多鱼记得这玩意后来的价格,貌似比普通鲍鱼要贵上一倍。

  李多鱼撬了一些将军帽,打算回去直接炒着吃。

  陈文超眼睛非常尖,一下就到了沙子有鼓包,直接一掏,就抓到了一只红花蟹。

  被抓住时,两只大鳌张开的话,足足有三十厘米那么夸张。

  姐夫张明生惊讶道:“我靠,这个小岛好啊,居然有这种好东西,过年这会,这种红花蟹值钱啊。”

  在这里抓到红花蟹,李多鱼并不惊讶,他们上次来时,就抓了不少这种螃蟹。

  姐夫和小超则抓红花蟹去了李多鱼则去撬小海鲜了,不得不说,在这个年代。

  最多的就是这种没人吃的小海鲜,一整块礁石全是,李多只挑选最大的撬。

  二百五由于被关太久了,到了陆地后,就忍不住跑起来,不停去追那些寄居蟹。

  李多鱼对它说道:“不要再去惹大螃蟹,要是再被夹鼻子,我可不帮你啊。”

  还不到二十分钟,他就撬了四五斤,一大家子的话,差不多也够吃了。

  紧接着,李多鱼在退潮后的沙地上寻找着,东甲礁的沙滩,并不是那种一眼望去全都是沙,可以在上面肆意奔跑的那种。

  而是一半礁石一半沙。

  赤脚跑的话,礁石上附着的藤壶,肯定会分分钟教你做人。

  李多鱼撬完将军帽,继续抓起了小海鲜来,这次他的目标是抓一些蛏子的。

  上次来的时候,李多鱼就发现这里有不少野生蛏子,可这东西钻地钻的很深。

  哪怕有工具挖,也不是很好使,最好使的就是盐巴,蛏子对盐巴极度敏感。

  一旦把盐巴撒下去的话,蛏子就会因为难受想把洞里的盐水全部排掉,从而会钻出沙地。

  而在它钻出来的瞬间,就是逮它最好的时间。

  还没走两步,李多鱼就发现沙子上有个看起来有点扁圆小洞口。

  看这个洞口形状,李多鱼就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了。

  李多鱼拿出那袋盐巴,把结块的盐巴敲碎,拿了一些粗盐出来,小心翼翼倒进了洞口里。

  他可不像前世的赶海主播那样浪费,一倒就是一大堆盐,那样太浪费了。

  在这个年代盐巴还是蛮贵的,往前推几年,他们这些海边人想吃盐的话,还得用盐票买呢。

  随着粗盐倒进去后,还没一会,洞口就开始往外面喷水,喷得那叫一个剧烈,像是要把洞里面的水都给排空似的。

  喷得越剧烈,就证明里面的东西越大,而这招对绝大多数海洋生物都非常管用,因为食用盐属于高盐,一旦撒进去的话,立马会让海洋生物产生不适,甚至让其脱水。

  洞里面要是有生物的话,就肯定会受不了的,用这招来抓虾姑和望潮,效果也是不错的。

  随着洞口附近的沙子微微鼓起,像是有什么东西马上要冲出来的样子。

  李多鱼的右手早就准备好了,在它冲出来的瞬间,李多鱼立马把它给握住。

  紧接着,左手用铲子直接把回去的路给铲断了,这样蛏子就算想跑也跑不掉了。

  李多鱼抓到的这个蛏子跟村里唐平养殖的缢蛏并不是同一个品种的。

  而是竹蛏。

  形如其名,非常好理解,没错,就是长得跟一截细竹一样。

  李多鱼也不好讲,这两种蛏子到底哪种比较好吃点,可在李多鱼印象里,榕城这边的人,好像更喜欢吃缢蛏。

  缢蛏最常见的做法,就是拿去炖汤或者煎蛋。

  而竹蛏肉质更脆一点,恰好,目前这个季节是竹蛏的繁殖期,这时候的竹蛏肉里面母的带籽,公的带膏,吃起来鲜甜肥美。

  而李多鱼刚抓到的这只竹蛏足足是有十五六公分那么长,已经属于蛏王级了。

  要是再多抓几只蛏王的话,今天完全可以搞一份竹蛏蒜蓉粉丝了。

  而东甲礁的资源,果然没让李多鱼失望,他所在的这片区域,全都是竹蛏。

  他就抓了四十分钟不到,就搞了大半桶的竹蛏,顺便还逮到了不少只虾姑。

  这个年代的赶海,还真就像是来进货的。

  姐夫和小超他们更夸张,搞了将近一桶的红花蟹,不少海螺,还有好几只大章鱼。

  章鱼全都已经变成白色,估是怕它们逃走,早就被姐夫他们摔过多少次了。

  姐夫算是个老渔民了,越往外走的话,红花蟹就更多,当初赵家兄弟就是因为舍不得回来,这才被困在了礁石上。

  可姐夫才刚看到涨潮,立马就往岸上赶了,丝毫都不带犹豫的。

  见李多鱼也抓了那么多竹蛏,姐夫张明生忍不住说道:“多鱼,这可真是个好地方啊。”

  只是李多鱼没想到,一旁的陈文超说了句:“要是刘麻子没死在这里的话,那确实是个好地方,现在岛上的人都不敢来这里。”

  李多鱼突然撇过头。

  姐夫张明生怔住了,眨了眨眼睛,机械地转头,并看向了陈文超:“你说谁,死在这了?”

  “啊,你不知道啊!”

  “没人跟我讲啊,多鱼也没跟我讲过啊。”

  “那是去年的事了,去年不是走私又复燃了吗,然后我们村就有两个年轻人开船.有一个在这里没掉了。”

  常年在海上捕鱼的张明生真的很忌讳这个,他看向手里这些红花蟹,原本还想着留一部分给自家人吃的。

  现在想想还是全部卖掉算了,看着潮水涨上来后,张明生不由说了句。

  “多鱼,潮水涨得差不多了,咱们可以去收网了。”

  李多鱼哈哈笑道:

  “好啊,等潮水再涨起来,咱们立马就去收网。”

  同时对着,不远处还在撒欢的大黄狗喊道:“二百五,赶紧回来,咱们要走了。”

  可就当,他们准备离开东甲礁时,二百五朝着不远处不停叫唤着,表现得很着急的样子。

  随之,海面上传来了“嘤嘤”声,可声音却跟往常不一样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